登录  | 立即注册

游客您好!登录后享受更多精彩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查看: 299|回复: 0

陪伴孩子时,谨防这3种“无效陪伴”!

[复制链接]

69

主题

0

回帖

229

积分

实习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229
发表于 2024-9-12 13:18:0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陪伴的关键,在于家长是否真正参与了孩子的成长,起到正面的作用,亲子关系是否良好。
前段时间,后台有位家长留言:
“老师,看您的文章总是说要陪伴孩子,可是我怎么越陪孩子,亲子关系反而越差,好迷茫......”
我理解这位家长的状态。现在很多家长都意识到了陪伴的重要性,但真正陪孩子时却有心无力,导致陪伴的效果不尽人意。
比如,家长们认为和孩子待在一起就是陪伴、带孩子出去看个电影就是陪伴。
其实,陪伴的关键,在于家长是否真正参与了孩子的成长,起到正面作用,亲子关系是否良好。
如果出现下面这些情况,意味着你可能在“无效陪伴”:

没有用心,陪伴只是陪着。
父母在陪伴孩子时,最常见的表现就是不用心:
家长在一旁刷手机,让孩子自己玩自己的;
孩子找家长说话,表达情绪感受的时候,家长置之不理,或者敷衍了事;
陪孩子时,由于家长沉迷手机,导致孩子发生危险的报道屡见不鲜。
长期不用心的陪伴,带给孩子的是一种情感忽视,孩子会质疑自己的存在感和重要性,渐渐不自信。
家长看似和孩子待在一起,但是没有和孩子处在同一时空,缺少从语言到情绪的互动交流,亲子之间也没有链接。
“虽然父母都在身边,可自己还是觉得孤独”,是被忽视孩子的内心感受。
其实,有效陪伴,不在于时间长短,在于家长是否用心,有没有把爱让孩子感受到。
在陪伴孩子的时候,应全身心投入,和孩子互动;当孩子自己玩耍的时候,自己安静观察,留意孩子的成长变化。
不要当自己是高高在上的父母,俯身进入孩子的世界,转换视角,耐心倾听孩子说话、表达的感受,做出回应。
这样的陪伴,才能拉近亲子关系,孩子会感受到爱和关注,内心充满安全感,确认自己的重要性,逐渐增强自我价值感。

过度干涉与控制。
相比渴望父母陪伴的孩子,有些孩子非常排斥父母,每当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候,他就感觉紧张、压力大,想逃跑。
之所以这样,是因为家长在陪伴孩子时管得太多,对孩子指手画脚、命令孩子按自己的想法做事。
比如:
带孩子出去玩,严密看着孩子一举一动,这里脏不能去、那里危险不要去,过度担心保护,让孩子觉得被束缚;
陪孩子写作业,盯着孩子的小错误,哪里不满意就说出来敲打,发现错误就赶紧让孩子改正。
这样一来,陪伴就变成了监视、控制,带给孩子更多的紧张和焦虑,孩子感受到的是父母对自己的不接纳、不满意,自信心受挫。
这样的相处模式,孩子无法享受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光,也容易引发亲子矛盾,破坏关系。
心理学者李凤老师过:
“我们之所以全身心投入去陪伴孩子,原因在于,只存在我们想象中的完美孩子,和眼前这个有血有肉的孩子区别很大。”
有效陪伴,不是监工,时刻纠错、控制孩子,而是看见眼前这个真实的孩子,多些宽容,少些挑剔。
安全范围内,给予孩子充分自由和体验,除非孩子需要帮助,否则不多加干涉;减少控制欲,允许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做事。

陪伴者的情绪、状态不稳定。
陪伴孩子的过程中,家长的情绪状态很重要。
如果家长悲观消极、爱抱怨诉苦,孩子往往内心敏感自卑、内心压抑;
家长爱发脾气、摆脸色,孩子容易变得胆小内向、形成讨好型人格,或是同样爱发脾气。
带着这样的情绪状态陪伴孩子,孩子成了家长情绪的垃圾桶或者拯救者,不利于心理健康和性格发展。
有位父亲,平时工作比较忙,难得有时间陪伴孩子,好不容易闲下来,和孩子相处时,却表现十分严厉,总看孩子不顺眼,动不动就发火。
孩子对父亲又爱又怕,在爸爸面前总是小心翼翼,看脸色做事,卑微让人心疼。
一个幸福和谐的氛围,是陪伴的基础。好的陪伴,应该用积极乐观的态度、冷静平和的沟通模式,给孩子带来正能量和正确引导。
对家长来说,要做好情绪管理、调整好状态,再去陪孩子。
更进一步,是成为孩子情绪教育的引导者,当孩子表现出情绪的时候,表示接纳和理解,并教孩子认识情绪,管理情绪。
这样的陪伴,孩子才能从中得到成长,亲子关系才能越加紧密。
就像心理学专家李凤老师所说:
“十年后,你不会因为少赚了钱遗憾,但你会因为没有多陪孩子一会儿而遗憾。”
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,家长的陪伴是有限的。
因此如此,我们才要学习正确的教育方式,让每一次陪伴都成为亲子之间美好的回忆,双方都得到滋养和成长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

Powered by 合肥市贺森教育名师工作室 合肥市江贻宁名班主任工作室

Copyright © 2001-2024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