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民酱说: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“闪光点”,能否被点燃、被激发,关键在于父母。 作者:哎呀妈 来源:女儿派(ID: nverpai) 去朋友家,一进门就听到她骂骂咧咧,训斥儿子: “整天不认真学习,作业才做了这么一点,数学练习呢?总是要我催,能不能自觉一点!” 无数次听朋友吐槽儿子学渣、任性不听讲。 每次只要劝儿子好好学习,将来考个好大学拿到好文凭,儿子就嫌啰嗦,自动把耳朵关上。 有时候见大道理感化不了儿子,朋友就忍不住大动肝火,直接开骂。 越是这样,孩子的情况越是糟糕。 作业拖拉不说,学习成绩直线下滑,甚至还和家人顶嘴,完全不受控。 看到朋友和儿子的相处,我不禁想到《正面管教》书中的一句话: “如果你觉得教育孩子很痛苦,那一定是你用错了方法。” 孩子和自己对着干,不听话,的确很让父母感到沮丧无奈,但这背后,其实往往是父母出了问题。 如果懂得以下这四种思维,相信我们对孩子的教育,一定能发挥奇效。 警惕“刻板”效应: 放下对孩子的偏见、成见 之前重庆一个五年级小男孩,中午在家用手机上网课。 学得正起劲时,却被爸爸误会自己在偷玩游戏,还遭来一顿打骂。 极度委屈之下,小男孩鞋都没来得及换,打着赤脚跑到附近的派出所报警,举报爸爸打他。 在小男孩看来,用手机听课、做练习,多正常的事情。 可爸爸看他摆弄手机,问都不问清楚,也不关心他在干嘛,先入为主给他贴上“贪玩”的标签,严重伤害他的感受。 多少这样的孩子,明明没做什么不该做的事,可能只是动作慢一点、态度差一点,没按着父母的期待来,就被批评、指责、打压。 在父母心里,他们总和“不听话”“错误”挂钩,不管怎么做,都很难摆脱父母心里那种不成器的刻板印象。 一位知乎网友曾透露: 小时候自己不过是调皮了点,喜欢搞点小恶作剧,但每次妈妈只会骂自己“惹事精”、“扫把星”。 后来长大懂事了,自己行为比较收敛,很少欺负弟弟妹妹。 “可在妈妈眼里,我还是那个让人不省心的捣蛋鬼,只要有人哭,就一定是我惹事,欺负别人。” 正因为总被指责、误解,渐渐地,他开始“破罐子破摔”,真的成了一个不听话的孩子,天天惹是生非。 “刻板效应”显示,孩子习惯被别人用消极的老眼光看待的话,只会越来越没有信心,产生更强烈的反抗情绪。 即便他有改变、进步,父母的偏见往往也会打击他的积极性,伤害他的自尊心,破坏亲子关系。 《智慧教养》中有这样一句话: “错误的教养方式制造出错误的孩子,它们因此衍生出的影响,远比父母想象中多得多。”
孩子一旦被贴上某种“不好”的标签,很容易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。 智慧的父母,懂得放下对孩子的成见。 他们会把孩子的进步看在眼里,把他的改变放在心上,不断肯定、鼓励和表扬。 打开“期待思维”: 孩子的问题,也有好的一面 一次讲座上,心理专家询问在座的父母:“你们的孩子,都有什么问题,说说看。” 几乎所有父母都滔滔不绝,不停吐槽孩子有多不爱学习、性格有多顽劣叛逆...... 可当专家再问一句“他们这些问题里,有什么优点”时,全场鸦雀无声,瞬间陷入沉默。 大部分父母,只要觉得孩子不够好、不够勤奋努力,就会不断放大问题,如临大敌。 可他们却忽略了,一个问题的存在,并不代表只有“坏”的一面,换个角度考虑,问题的背后藏着教育的契机。 心理学上有一张流传很广的图: 专注看黑色部分,会看到“恶魔”;但换个角度,只看白色部分,看到的就是“天使”。 教育孩子亦是如此,如果一直聚焦在他的问题上,难免会觉得孩子一无是处,哪哪都是毛病; 然而不再拘泥于问题,跳出来看,把孩子遇到的困难视为成长的机会,问题就迎刃而解了。 说到底,孩子好不好,关键在于父母怎么看。 热播剧《加油!妈妈》里,13岁的小夫一开始是“别人家的孩子”,知书达理,学习又好,谁见谁夸。 却在妈妈整天为弟弟的事情忙里忙外,忽略了自己后,心里开始渐渐不平衡。 故意上课不听讲、撕同学的书、偷东西...... 他的所有出格行为,无一例外都是在试探妈妈的爱,想看妈妈是否愿意无条件接纳他,像对待弟弟那样。 直到后来,妈妈不再把他当成“问题少年”,而是放弃心爱的工作全身心陪伴照顾他,他内心的芥蒂才慢慢消除,之后更是主动鼓励妈妈重回职场。 作家刘娜曾说:每个坏孩子,都在以自暴自弃的方式,唤醒父母的关注。 一切“不听话”的表现背后,都是孩子渴望表达被爱、被关注、被接纳的心声。 多看看孩子好的一面,相信“孩子总是在不断变好”; 多肯定他的变化和进步,用积极正面的话语引导鼓励他; 多尊重他的“与众不同”,期待他活出最特别的自己。 孩子才有可能被激励、被点燃、被唤起,努力成为自己心里最想成为的样子。 发挥“雪球效应”: 改变从小事做起,从兴趣入手 一个做老师的朋友,当了十几年的班主任,发现这样的现象: 孩子优不优秀,和刚上小学时找没找到兴趣点有关。 有的喜欢数学,父母愿意花时间指导,随着学得越来越深入,孩子的体验越来越好,爱上学习是迟早的事; 可有的明明英语学起来吃力,父母还整天逼他,不断强调他笨、不爱学习,他自然越来越失败。 这种现象,就是著名企业家巴菲特说的“雪球效应”: 每一个孩子在成长初期,如果手里的雪足够湿,获得足够的起始优势,那么雪球就会越滚越大,优势越来越明显。 即是说,想提升孩子的能力,改善他的行为,就要从小事开始,挖掘出孩子的兴趣点、闪光点,不断重复,带动孩子拥有更大的动力,不断自我提升,促使孩子成为更优秀的人。 想起纪录片《零零后》里的池亦洋。 小时候的他,整天在幼儿园称霸,拿着棍子到处“欺负”小伙伴,实在让人头疼。 上小学,还一度因为学习差,常常被老师留堂开小灶,自信心严重受到打击。 直到有一天,父母发现他喜欢橄榄球,有很高的运动天赋,便慢慢调整了对他的期待和目标,让他接触橄榄球,从他从感兴趣的事情开始做起。 曾经的差生,几乎丧失了学习的动力,却因为橄榄球这件小小的事情,热情重新被点起。 绿茵场上,池亦洋学习基本功,坚持不懈做练习,技能一步步提升,日积月累,成了球队不可或缺的一员。 正是这份成功的经历,让他意识到自己能行,逐渐有信心去面对学习,申请出国留学,努力克服每一个面临的难题。 如今的他,正站在更高更远的训练场上,践行自己的梦想,绽放光芒。 有人说,教育孩子急不得,更不要奢望孩子一步登天,一次解决掉所有问题。 而是要调整自己,保持和孩子的同频。 引导孩子从简单易行的小事做起,让他获得充分的成就感,以此鼓励他、带动他,让他力上加力,实现更大的蜕变和飞跃。 巧用“正面强化”: 塑造孩子良好的行为、习惯 记得有段时间,儿子放假一回家只想玩乐高,弄自己的玩具,叫他先写作业,怎么说都不听。 以为是催得不够多,管得不够严,我便擅自把所有“影响”学习的东西都收起来,逼他乖乖坐在书桌前,做完作业才能吃饭玩玩具。 结果越逼,效果越糟糕。 一见到我,儿子就躲,我说话音量稍微大点,他就装听不见,直接捂住耳朵抗议。 后来只能被迫放弃,试着在吃饭前让他玩个尽兴,并约定好,晚饭后先写容易的作业,再攻克其他难题。 看他作业效率高,我还会夸他不错。 没想到,儿子真的变自觉了。 放学那会,是他一天最累的时候,让他好好玩一下乐高,既是放松,也是调整。 一旦他娱乐的需求得到最大地满足,状态恢复过来,要他专注写作业,自然不是什么老大难。 更意外的是,好几次他主动提出要在学校把作业写完再回家,这样睡觉就不用搞得太晚。 相信不少父母试过这样: 看到孩子哪里出问题,都会本能想着如何解决、严肃教育,试图将坏毛病扼杀在摇篮里。 但教育心理学指出: 强化塑造孩子的行为,正面强化(奖励)的效果远比负面强化(惩罚)要好。 如育儿专家陈美龄在《50个教育法》里分享的: 企图用斥责改正孩子坏毛病的做法,只会出现反效果。 所以儿子三四岁无法好好自己吃饭,她不是急着用口头提醒去纠正,而是在儿子慢慢能利落进食时,频繁表扬儿子“吃的真好呀,太棒了!” 偶尔也会和儿子说:“和妈妈两个人一起,试试看像英国贵族一样优雅地吃饭吧。” 就这样,儿子掌握了餐桌礼仪,上小学后已经不再有这方面的问题了。 很多时候,孩子做不好,或自我觉得表现不如别人,父母不断强化他好的一面,发自肺腑肯定他,更容易激发他的积极性。 他会愈发主动审视自己,努力提升,不断拓展这些优点的无限潜能。 孩子的成长,渗透着父母的汗水和用心。 他的每一个进步,每一次改变,挑战着父母的耐心,还有眼界。 最好的教育,就是放下成见,心怀期待,看到他的闪光点,不断正面肯定和鼓励。
|